舞臺上,鼓密弦繁,岳飛大戰(zhàn)完顏粘罕;舞臺下,觀眾的叫好聲一浪高過一浪,掌聲不斷……
7月29日晚,石家莊市絲弦劇團在廣州紅線女大劇院成功演出經典名劇《宗澤與岳飛》,圓滿完成了“北戲南下,南戲北傳”的交流演出任務。
兩天演出,市絲弦劇團全體演職員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、精彩的藝術表演在廣州刮起了一陣石家莊絲弦風。
鼓韻戲魂唱響石家莊好聲音
本次到廣州演出,石家莊市絲弦劇團在紅線女大劇院演出了經典劇目《楊門女將》和《宗澤與岳飛》兩出大戲!
紅線女大劇院為廣州粵劇院新址,是一座專業(yè)戲曲演出劇場,深受廣州戲迷推崇。建筑整體以紅色為主基調,取南國紅豆之意,以粵劇正印花旦的服飾“鳳冠霞帔”“水袖流蘇”為設計理念,漂亮、現代。
7月28日首演當晚,許多觀眾聞訊而來,早早等在劇院門口。大戲開場,演員一亮相,整齊的陣容、靚麗的舞臺呈現就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。
整場演出,精彩的表演、緊湊的劇情,令觀眾看得津津有味。特別是后半場,緊張的武戲打斗、密集的鑼鼓點,共同營造出戰(zhàn)場上鼓角爭鳴的壯觀場景,觀眾看得倍感振奮,此起彼伏的掌聲和叫好聲響徹全場。觀眾們紛紛表示,樂隊鑼鼓點真帶勁兒,聽著過癮。
令觀眾驚喜的是,《宗澤與岳飛》演出落幕,廣州粵劇院的演員登臺演唱了岳飛的《滿江紅》,演繹了一段南北戲曲藝術同臺交流的佳話。
演出散場了,不少走出劇院的觀眾,再次來到絲弦劇團的大幅演出海報前,回味著剛剛看過的演出,意猶未盡。
反響良好,藝術交流綻放異彩
石家莊市絲弦劇團在廣州的演出,獲得了當地觀眾的廣泛好評,不少人表示,之前沒有聽過石家莊絲弦,這次看了《楊門女將》和《宗澤與岳飛》,感覺既好聽,又好看。
演出中場休息時,觀眾紛紛擁到樂池前,和樂隊老師交流。一位李女士說,絲弦劇團樂隊很棒,他們的演奏是帶有感情的,把故事都給你表現了出來。
觀眾茍紅春看了《楊門女將》連聲說好,他表示,戲很好看,整場戲矛盾沖突點很多,結構緊湊,特別是壽堂變靈堂,楊家女將全部來請纓出戰(zhàn),看得人熱血沸騰,很過癮。
李殿東是河北老鄉(xiāng),定居廣州多年,這次能看到家鄉(xiāng)戲感到由衷幸運,他希望多些這樣的交流演出,讓外地的河北人有看家鄉(xiāng)戲的機會,以慰思鄉(xiāng)之情。
陳小燕帶著上小學的兒子來看演出,她說,孩子經常在書本上看到楊家將、岳飛的歷史故事,這次通過戲劇,這些書本上的人物生動真實地展現在面前,孩子看得很興奮。
今年以來,石家莊和廣州的藝術院團雙向奔赴,進行交流演出,反響良好。
對此,石家莊市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吳合利表示,為了弘揚戲曲文化,我市今年加大了引進來、走出去的文化交流力度,在5月份把廣州粵劇院的劇目引進到石家莊演出。這次又把市絲弦劇團的兩出大戲帶到了廣州進行交流,主要就是為了鍛煉隊伍,開闊視野,開展不同劇種之間的交流,為“點亮北方戲窩子”作出石家莊貢獻。
記者注意到,最后一場演出結束后,演職員把舞臺、后臺走廊、服裝室、化妝室等收拾得干凈整齊、一塵不染,良好的團風讓人感動。
市絲弦劇團團長劉如奪說,他們每次下鄉(xiāng)演出都是這樣,這是劇團形象,到全國的舞臺上演出,是石家莊形象。
石家莊市絲弦劇團的良好團風還表現在很多方面,劇團行當齊全,從演員、樂隊到行政后勤,沒有一個外聘人員。在工作上,大家充分發(fā)揮戲曲行業(yè)一棵菜的精神,風清氣正。
在《宗澤與岳飛》的演出中,飾演宗澤和岳飛的是兩名青年演員。對此,劉如奪表示,多演出是戲曲演員成才的必經之路,在復排此劇時,為了鍛煉青年演員,配備了兩套演員陣容,這次來廣州演出,就是想鍛煉隊伍,盡量讓大家都登臺亮相,讓更多的中老年演員退居幕后,甘當綠葉,為青年演員服務。
青年演員張杰,在《宗澤與岳飛》中飾演岳飛,他曾跟團到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呼和浩特等多地演出。他說,有機會在全國舞臺上演出,開闊了視野,增長了見識,也讓自己有了目標和動力。
香港西九文化區(qū)管理局主管鐘珍珍是第一次看絲弦戲,記者采訪時,她連說了幾個不得了。她認為,文戲唱得好,武戲也很精彩,而且看到了很多年輕的面孔,每個人都演得那么好,石家莊絲弦的傳承不得了,未來充滿希望。